第八百五十四章 刘大耳的后手(1/2)
斜谷口。
一支落寞的大军,垂头丧气的前行,当他们终于进入平地,走出秦岭之时,无不长松了一口气。
刘备回望一眼身后,看着巍峨秦岭,看着益州在身后远去,不由长长的叹了一口气。
“天府之国,就这样拱手送给了苏贼,朕不舍,朕不舍得啊……”
刘备暗暗摇头,叹息不已,满脸的不甘。
诸葛亮却从旁宽慰道:“当年陛下多难都挨过去了,何况是今日尚握有两州之地,还请陛下振作精神才是。”
“朕也想啊,可惜今时不同往日,不同往日啊……”刘备欲言又止,只能意味深长的叹息。
今日确实不同往日。
当年天下群雄并起,诸侯混战,就算他屡战屡败,每每如丧家之犬一般逃亡,但总有机会投靠一路诸侯,借着诸侯之间的矛盾,从中周旋,东山再起。
但这一次却不一样了。
天下诸侯已被灭尽,只余下了他与苏哲,这一次,他再也没有周族的余地,没有哪一路诸侯可以利用了。
此番若再败于苏哲之手,一切就都完了。
诸葛亮自然听得出他言下之意,便宽慰道:“陛下不必担心,天下群雄虽然尽灭,但塞外还有鲜卑人可以利用,凉州也有西羌之兵可以收为己用,中原各州,还有许多心向汉室的仁人义士,等着响应陛下东征,真正孤家寡人的,还是那苏贼。”
诸葛亮一番略显“牵强”的开导,令刘备精神稍平伏,脸上也得燃几分信心。
“不过,为了万全,臣以为,陛下还得留有后手才是。”诸葛亮话锋忽然一变。
后手?
刘备一怔,茫然的看向诸葛亮,一时间没有体会过来他言外之意。
诸葛亮羽扇一指西面:“陛下,臣以为,现在是到了重开西域长史府的时候了。”
“西域长史府?”刘备神色一震,目光不由望向了西面方和,眼神变的悠远起来。
当年汉武帝开疆拓土,凭借着大汉强大的国力,令西域诸国尽皆臣服,成为了汉廷的附属国。
两汉以来,汉廷一直在西域设立长史府,统御西域诸国。
但自汉末天下大乱,汉廷国力锐减,无法再对西域诸国施加有效的威慑,西域长史府因此也渐渐荒废,形同虚设。
诸葛亮提议刘备重开西域长史府,自然是想要重新对西域诸国实施统治,向西开拓汉国的疆土。
“诸葛丞相言之有理,西域诸国加起来户口有百万之众,是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,若是能收为己用,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我大汉实力。”
法正也点头附合,“况且,到了万不得已之时,我们还可以——”
法正话说一半,忽然欲言又止,没有再继续说下去。
刘备却听懂了他言下之意,万一他最终没能抵挡住苏哲的进攻,失了雍凉二州之后,还可以率汉廷退征西域,继续对抗魏国。
而西域有户口百万,足可以养活一个统一的朝廷,又有戈壁的阻挡,能有效的防御苏哲的征讨。
诸葛亮和法正的意思,大抵如此。
刘备沉吟片刻后,便道:“你二人的意思朕明白了,这西域长史府,确实有重开的必要。”
他话音方落,关羽却道:“话虽如此,但西域诸国远在玉门关之外,征伐不易,陛下若是派兵少,恐怕难以征服,若是派兵多的话,粮草供应是个问题,也要削弱咱们本土的兵力,岂非因小失大。”
刘备剑眉凝起,不由看向了诸葛亮。
诸葛亮便淡淡笑道:“云长将军的顾忌也不无道理,不过西域诸侯与当年的中原群雄不同,他们人口虽有百万之众,却分为近三十多国,彼此独立,没有哪一国有实力,有野心,还有威望将西域诸国拧成一股绳。”
“所以,征服这样一盘散沙般的诸国,陛下无需派多少兵马,只须派少许精兵强将,再辅以能言善辩,纵横捭阖之士,便能利用诸国之间的矛盾,将他们各个击破。”
诸葛亮洋洋洒洒一番话,仿佛吞并西域,如探囊取物一般简单。
刘备不由精神一振,点头道:“丞相所言极是,那以丞相之见,朕当派何人去重开长史府,征服西域?”
“臣早已为陛下拟定了一个名单,请陛下过目。”诸葛亮说着,便从怀中取出了一幅卷轴。
刘备大喜,万没料到诸葛亮谋划如此深远,他们还未从斜谷中走从,来不及从失去益州的阴影中出来,诸葛亮竟已提前拟定了征服西域的人选。
他便迫不及待的接过卷轴,打开来细细看去。
“邓芝,陈泰,王双,姜维,关索,张苞,诸葛恪……”
看过这个名单,刘备不禁惊疑的看向诸葛亮:“丞相啊,怎么你选定的将领,都是年轻一辈的小将?”
名单中,除了邓芝之外,陈泰是陈群之子,王双和姜维,乃是刘备在征服凉州的过程中,挖掘出来的当地年轻豪杰。
关索是关羽三子自不必说,张苞乃张飞之子,而诸葛恪又是诸葛亮兄长诸葛瑾的儿子,当年诸葛瑾被苏哲俘虏之时,在其族兄诸葛诞的带领下,千里迢迢的前来投奔刘备,如今也渐渐长成。
可以说,诸葛亮这份名单,相当于一份汉国文臣武将官二代的名单。
诸葛亮便解释道:“这些小将年纪虽轻,却个个都有名将之才,只是现下他们资历尚浅,就算留在国中,也没办法跟苏贼麾下那些当世名将交手,但却对付那些西域
第1页完,继续看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