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六章学渣终究是学渣(1/2)
之所以大略一扫试卷,李白便能生出胸有成竹的感觉,是因为这上面的题目他仅仅一看,便知晓......答案肯定能在网上搜到。
比如说总共有三大项目题目,其一为经义,以经书中文句为题,应试者作文阐明其义理。
王者大陆的唐朝也有四书五经,据说传自太古天书,流传天下。
这些经义虽然大多取自较为生僻的地方,但也有眼熟的字句,想来百度一下便能轻松搜到答案。
其二则为策论,论者考究“对时局的评论”,策者考究“提出解决时弊的办法”,由于当今大唐与历史上的大唐形势不同,并不能纯百度。
但李白仍旧觉得不算难事。
这倒并非是后世人比古人聪明,只是后世人大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只要高中历史学得出色,哪怕是普通人都能阐述出一些值得入眼的道理。
更别提......他仍然可以百度。
至于其三更不必多提,为诗赋,任何一个穿越者必定能以诗词歌赋来进行装比,这一点最为简单,甚至只是扫了一眼题目,李白便知晓自己已然能够“抄”出一首震惊天下的不朽诗词。
不过虽说现世历史上的唐朝很重诗赋,但在王者大陆的唐朝,因女帝即位后,认为诗赋华而不实,所以计算分数的比重已经下降了许多。
当然,你要能写出个千古绝句,仍旧能够打动主考官。
以上便是这场科举考试全部的内容了,原本还应添上个类似于后世语文考试中“填空题”的帖经,但那些东西都太基础了。
虽说这场科举考试规矩并不森严,但到来的也都是精英子弟。
寻常百姓中出身的已然经历过乡贡考试,堪称是题海中杀出来的精英,应考经验丰富,区区“填空题”自然不在话下。
而那些被认为“有资格”参加这场考试的,家中自然是出身不凡,从小受到的培养自然是极好的,往往修炼有成,拥有过目不忘的本事,对这些死记硬背的东西自然视若无睹。
大唐科举考试需要整整一天的时间,从早到晚,听起来似乎很长,实际上却远比不得现世明清时期足足三天的考试时间。
据说由于号舍内环境艰苦,考生往往需要吃着冷冰冰的干粮,便溺在号舍里,长达三天下来,一些羸弱者硬是能生生熬死在里面。
李白不动声色地拉开直播间的弹幕。
果然,一大堆观众早已发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,密密麻麻的答案外加扯淡简直淹没了整个屏幕。
李白顺手把那些扯淡的弹幕统统屏蔽掉,随即开始从中找寻有用的答案,开始纵笔如飞。
【德不孤,必有邻。出自《论语·里仁》,意思是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,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。更深层次的理解则为......】
【君子不器出自《论语·为政》,意思是君子不能拘泥于教条,而应博学多才,可胜任各种工作......】
【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出自《大学》第一章,意思是......】
【水、火、金、木、土、谷惟修。出自《尚书·大禹谟》意思是:水能灌溉,火能烹饪,金能断割,木能兴作......】
李白的毛笔字并不算好,在现世虽然也曾练过,但也就一般般。
指望像那些穿越者前辈们以王羲之,颜真卿等书法大家的临摹字体,博取考官好感是没戏了。
干脆就写得肆意张扬些,免得歪歪扭扭,显得如小鸡乱爬,平白显得自家小家子气了。
心下这么想着,那一笔一划便仿若带了某种剑意,看上去笔锋极为犀利,隐隐有剑光要脱纸而出,看上去居然倒还真有那么几分味道。
李白连忙将其压下,心说这也不失为一个练剑的好法子,随即继续开始答卷。
很快,经义与策论便都已答完。
经义自不多提。
策论李白则偏向于保守,因为他对大唐具体的国情认知不深,只具体写了些关于西域自己所亲眼所见到的事物,并且提出了些浅薄的道理。
当然,这仍旧借用了许多后世关于大唐西域经营的方略,显然能给这个时代的人眼前一亮的感觉。
不过观点却并未太过张扬,姿态也放得很低,历史上有许多狂士经常自诩英才,郁郁不得志,实际上跟自己的浅薄自大,只会歌功颂德,不会办实事未尝没有关系。
其夸夸其谈虽然比不得“百姓何不食肉糜”这样贻笑大方的话,但也能属于同一范畴的了。
“接下来便是诗赋了。”
题目是:拟作《凉州词》
“光明正大作弊,自我上学以来最大的梦想,没想到就这么实现了。”李白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。
《凉州词》是乐府名,凉州曲的唱词,这也简单,随便一搜,抄上便是。
“葡萄美酒夜光杯,欲饮琵琶马上催。
醉卧沙场君莫笑,古来征战几人回?”
(这首诗出自王翰之手。)
“搞定。”
李白举手,交卷,神态惬意,睥睨四方,颇有一种学霸的风采。
提前交卷!
这可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!
只听身后隐隐传来一声嗤笑以及“哗众取宠”的评价,他不以为意,刚想收拾东西走人,就看到主考官含笑将一张新的试卷放到了李白的面前。
主考官的笑容带着些许勉励之色,更隐隐带了一丝欣赏,想来是短短一瞬间便大致扫过了他的卷子,看起来
第1页完,继续看下一页